2月22日,滿洲里口岸傳來了令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經歷了半個月的努力,中農首列進口歐化氯化鉀抵達口岸,順利換裝運往黑龍江、吉林各糧食主產區,春耕期間國內鉀肥供應再添新渠道,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疫情之下,國內大部分進口港口提貨、發運效率大幅下降,而中俄邊境貿易進口鉀原本也僅有一家供應商,為確保不誤農時,穩定春耕鉀肥供應,中農控股本部原料肥事業部在原有進口鉀供應體系基礎上,開拓了進口歐化集團大顆粒氯化鉀業務,并持續加大簽約量,通過雙方高效、專業的配合,利用邊貿鐵路運輸方式及時向基層供應鉀肥,為東北地區春耕備肥補充了新的鉀肥供應渠道。
歐化集團是全球第三大肥料經營企業,旗下擁有多個氮肥、磷肥、復合肥生產設施,自2018年起,歐化位于俄羅斯的鉀礦Usolskiy(年產能400萬噸)正式投產,成為新的國際鉀肥供應商,預計到2024年將實現氯化鉀產能800萬噸。2019年歐化實現110萬噸氯化鉀產量,大多直接用于自有復合肥生產企業原料使用。
在全方位的合作戰略指引下,中農控股與歐化集團將共同開拓國內市場,進一步保障中國進口鉀資源供應,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