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豐收時,眼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地區的棉花相繼吐絮,進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期,當地棉農搶抓時機開始采摘新棉。
10月13日,中國農資現代農業服務中心在烏蘇市西湖鎮舉辦了“智能液體施肥系統(棉花)觀摩會”,組織周邊的種植戶參觀中農智能液體施肥系統(棉花)示范基地。
新疆是水肥一體化設備和技術大面積應用的典型區域,正是優質液體肥的“用武之地”。烏蘇市西湖鎮農戶王清林家今年種植了380畝新陸早46棉花品種,在中國農資烏蘇現代農業服務中心提供的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專業技術的幫助下,他家的棉花長勢良好。連續幾天的晴好天氣,顆顆棉桃爭相吐絮,打響了西湖鎮棉花采摘“第一槍”。
看到這么多棉花種植戶到自家參觀,中農液體肥棉花種植戶王清林高興地介紹說:“與傳統肥料的對照田相比,使用中國農資液體肥全程營養方案后,地里的棉桃更大、果枝更多,今天我家370畝地共采收77個棉花蛋,按照每個棉花蛋2.2噸算,總產量達169.4噸,畝產量457.8公斤,與另一面積相同的地塊相比,總共多收了15噸,畝產量多了足足40多公斤,明年我要全都使用中農的液體肥。”
在觀摩現場,中農控股農業服務事業部水肥一體化技術負責人張廣華為棉農們詳細介紹了示范田使用的中農智能液體肥施肥系統。
“與常規施肥模式操作不便、人工成本高、施肥不均勻等弊端相比,中國農資智能液體施肥系統通過物聯網、云服務等先進技術,農戶在手機和電腦端操作,即可實現科學施肥,極大地節省人工,且施肥更均勻、更精準。此次中國農資現代農服中心利用測土配方技術,為示范基地制定了精準施肥套餐,全程使用中農液體肥,比同類產品地塊每畝增產10%,以該地塊棉花售價為6.7元/公斤為例,每畝實現增收273.7元,農戶總收入增加10萬余元。”張廣華介紹說。
作為中國農資流通和農業服務領域的國家隊,中農控股始終致力于為新疆棉農提供優質肥料供應、全程種植解決方案以及一系列農業社會化服務技術支持,幫助棉農在種植環節降成本、增產量、提品質、增效益。中農控股農業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趙穎表示,下一步中農控股將進一步完善以智能配肥站、液體加肥站、現代農業服務中心等為依托的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助力新疆棉花產業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