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新到的優等品現貨,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聯系我。”凌晨5點,在肥料到貨現場,中農資聯合蒙東區域銷售經理劉秀梅在指導工人卸貨的同時,架起手機,自己拍攝、出鏡、剪輯、上傳、推送……一系列動作快速嫻熟。
這樣的視頻內容,劉秀梅基本每天都在制作推送,視頻宣傳已經成為銷售工作中的一個環節,很多通遼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她為“通遼農資網紅”。
“破冰”嘗試, 6年堅持獲得突破
能夠如此熟練地做好短視頻,并讓當地人認可并熟知,劉秀梅花了6年時間。
2018年1月,劉秀梅進入中農大家庭,開始銷售工作。業務剛起步的時候,劉秀梅采取的是打電話+實地走訪的傳統銷售模式,但一人在線下開拓客戶的精力有限,最終銷售成效甚微。
“我當時就在想,如何才能改變銷售低迷的現狀,探索新的獲客方式和服務方式,盡可能多地讓中農產品展示在大眾面前。”帶著這樣的思考,劉秀梅偶然在短視頻平臺刷到了其他農資主播直播的視頻,也暗下決心,開始試水短視頻傳播。
2019年,劉秀梅嘗試線上自媒體平臺的賬號搭建、品牌宣傳,第一條短視頻內容通過視頻平臺推送后,雖然數據并不亮眼,但她還是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賽道,將農化知識、價格行情、產品特點等多元素信息的短視頻及時在視頻平臺上發布,逐漸將工作打開了局面。
“人們往往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會看到希望。”這是劉秀梅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著手視頻宣傳工作以來,劉秀梅也經歷過被誤解、被否定、被勸退,“我的目標就是讓‘中國農資’品牌在通遼地區家喻戶曉。我始終相信,我的這種堅持是值得的”。
這一堅持就是6年時間。目前,劉秀梅快手平臺上的粉絲數量已達15萬人,最高播放量達到221萬次,直播最多觀看人數4.5萬人,同時在線人數3800人。
一個人出發,帶動一群人前行
如果說劉秀梅的視頻傳播試水是一個人的出發,那么團隊的壯大與發展就可以說是一群人在前行。
“您要多少噸貨?請把電話、姓名、位置發過來,一會兒就有人聯系您。”
“查一下在視頻平臺上最新的訂貨人姓名和地址。”
“幫我在后臺回復下最新的價格信息。”
······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供應商核對、線上線下款項核實、客戶數據歸檔、貨物運輸等事項的完成,都是需要團隊的配合才能高效完成。”劉秀梅說。從一人單槍匹馬殺入視頻宣傳賽道,再到人員逐漸壯大,目前,劉秀梅帶領著4個人的團隊,各司其職,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做線上營銷以來,我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直播間后臺詢價、訂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中國農資’品牌。通過線上的互動交流,客戶黏性也比之前傳統銷售要高很多。這也堅定了自己走下去,做好為農服務工作的決心。”劉秀梅團隊助理沙其仁貴說。
品牌支撐,線上線下協同發力
農資行業想要做好線上營銷,擁有忠誠度高的客戶群體、精準可靠的內容是“王道”。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木里圖鎮西木里圖村的種植大戶張亮就是通過刷劉秀梅短視頻“刷”來的忠實客戶。
“2022年,我在視頻平臺看到劉秀梅的視頻,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了滿滿一站臺的肥料。然后通過長時間的關注,發現劉秀梅視頻里傳播的行情信息真實可靠,推廣的肥料是‘中國農資’品牌的產品,貨源和品質都有保證,所以第一單我就訂了將近200噸的貨。”
“基層農戶關注的就是行情信息,所以我要對每個視頻的內容負責,保證每條內容的準確性。”這就要求她對視頻內容的把控非常謹慎,不但要及時更新數據信息,還要保持市場敏銳度。
“我主要負責尿素銷售工作,尿素作為化肥市場的風向標,價格波動頻繁的時候,我就會在直播間直接與粉絲開展實時互動,解疑答惑,分享市場最新資訊。再加上農戶對中農品牌的信賴,就會有粉絲在直播間購買尿素,從而帶動了銷售。”劉秀梅說,除了尿素,還會通過直播展示“中國農資”復合肥、水溶肥等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劉秀梅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銷售模式,6年里實現了粉絲數量的快速增長,建立了穩固的客戶關系。
對于未來在新媒體宣傳銷售方面的發展,劉秀梅充滿信心:“在公司的帶領下,我有信心繼續探索和實踐線上銷售模式,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農資’品牌,用上中農化肥、體驗中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