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邊緣,阿爾金山、昆侖山之畔,坐落著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茫崖南接可可西里無人區,西連阿爾金山無人區,北邊為羅布泊無人區,這里是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看不見一草一木,到處是褐色的礪石沙海。就在這樣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中農鉀肥創業者們以無畏的勇氣、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茫崖大浪灘腹地扎根苦干,努力開辟國產鉀肥基地,為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添力增勢。
蒼茫之崖中農建起鉀肥工廠
茫崖地處青海省西北邊陲,平均海拔近3000米,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氣候極端干燥,水資源貧乏。然而,因為鉀鹽礦等資源富集,茫茫戈壁于是有了人的駐扎,有了城的建立。
從茫崖市花土溝鎮出發,100公里的路程,起伏不定,顛簸難耐,地面變得“支離破碎”。沿途所見,都是風沙雕刻出的特殊地貌,隆起的土丘和凹地溝槽間隔,看不見一草一木,到處是褐色的礪石沙海。就在這“孤獨”之路的盡頭,一座鉀鹽礦區矗立在眼前,綠色的“中國農資”標識在蒼茫之地顯得格外醒目,這里就是中農(青海)鉀鹽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鉀鹽公司)。
上百個采鹵井正隆隆地工作,汩汩鹵水從輸鹵渠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曬鹽池,鹵水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奪目的碧綠色,猶如上天落下的翡翠,與周圍千溝萬壑的褐色土丘形成強烈反差。
礦區的另一端,雪白的硫酸鉀鎂、氯化鉀從生產線上輸出,高高堆起的鉀肥好似一座座雪山,時刻待命,從這里輸送到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成為糧食的“糧食”。
鉀肥,是農業三大基礎肥料之一。我國鉀肥需求量大,然而,“缺鉀”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老問題。因此,保障鉀肥穩定供應對于我國糧食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中農鉀鹽公司于1999年9月成立,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壯大,目前擁有大浪灘鹽湖礦區145平方公里鉀鹽采礦權和448平方公里鹵水資源探礦權,累計查明液體氯化鉀資源量約1.3億噸,目前年產鉀肥20萬噸以上,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并依托“中國農資”品牌,創立了“大浪灘”自主品牌,因水溶性較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也為鉀肥市場穩定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奮戰高原中農人在這里書寫青春
“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這是茫崖大浪灘礦區的真實寫照。“我們深知做好鉀肥生產對于國家的重大意義,再艱苦的環境我們也能克服。”中農鉀鹽公司質量技術部部長李國永在大浪灘已經堅守了9年,從一名普通的化驗員逐步成長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在他的實驗臺上,擺放在一塊醒目的獎牌:“海西州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這是對中農鉀鹽公司技術創新的高度肯定。“持續優化鉀肥的生產工藝,提高鉀肥的生產回收率,是我們技術人員一直追求的目標。”李國永說。
憑借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他帶領技術團隊不斷摸索,通過增加噴淋裝置,成功降低了硫酸鉀鎂肥氯離子含量,提升了產品品質;持續優化鹵水和淡水配比,提高硫酸鉀鎂肥生產回收率5%—10%;2022年團隊申請提交的《一種采用低品位地表礦生產鉀肥的方法》等2項發明專利在生產中得到應用。
截至目前,中農鉀鹽公司先后獲得發明專利6項,正在申請專利3項,在采鹵井井身結構優化、低品位礦利用、生產工藝改進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
晶鉀車間里,操作工任明星正在忙著機械檢修工作,他是車間里公認的“細致王”。他說:“安全生產是企業最重要的一件事,把好安全生產關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除了耐心細致,工友們還介紹起任明星的另一個特質——愛琢磨。前不久,他通過調整修改部分設備零件,解決了洗礦生產線運行不穩定因素的大難題,工友們對他連連稱贊。
李國永的山東老鄉陳軍,是倉儲部發貨員,一直從事料場成品鉀肥發運工作。“發貨作為公司經營鏈條最末端,就像人的神經末梢一樣重要。”陳軍這樣形容自己的崗位,“倉庫物資總量大、品類多、進出庫頻次高,稍一走神就容易出錯。這個工作就是要認真再認真,仔細再仔細,確證每一袋肥料保質保量地運出廠區。”
點滴關懷在孤寂礦區感受家的溫暖
凌晨3點,頭頂著漫天繁星,藏族大姐阿存蘭來到食堂操作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地處高原,煮雞蛋、煮粥都不容易熟。”說話間的功夫,阿存蘭已經將雞蛋放入高溫蒸柜里,“蒸一會兒,關一會兒,再蒸一會兒,再關一會兒,大概要1個多小時。礦區的雞蛋是一路顛簸送到的,可稀罕呢,我得保證雞蛋蒸得不開裂,讓大家吃到完整的雞蛋。”
比大多數工友幸福的是,阿存蘭與丈夫一同在這里上班,他們住在單位特別安置的夫妻宿舍。“第一次上來的時候,路越走越荒涼,我半路就有點后悔了。”阿存蘭講述起來大浪灘礦區的第一天,“來了之后,發了新被子,還給我們安排了夫妻宿舍,身邊的老鄉啊、工友啊,都熱情地很,一下子就不想走了。”
與阿存蘭一樣,剛結婚的回族小伙馬良明也帶著新媳婦住進了礦區的夫妻宿舍。2022年大學一畢業,他家都沒回,就來到礦區上班,兩年的歷練,不僅沒讓這位90后大學生打退堂鼓,反而在這里成了家,找到了奮斗的方向。
“來了以后,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我下車間鍛煉,幫助我快速了解公司的業務、產品等情況。”目前小馬除了主要負責黨建工作外,還負責工會、綜合辦等多項工作。他積極組織各項活動,努力豐富職工們的業余生活。
“去年,我組織的三八節活動、七一活動都特別成功。今年七月份,我們的籃球隊一路過關斬將,闖進了茫崖市四強。明年,我還準備搞一個攝影展,讓工友們都拿起手機拍一拍美麗的礦區……”小馬興奮地講述著自己的工作,眼中閃耀著自豪的光芒……
擘畫藍圖助力打造世界級鹽湖基地
“鹽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資源。要制定正確的資源戰略,加強頂層設計,搞好開發利用……”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考察時,留下囑托和期盼。
2021年12月,青海省政府與國家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行動方案(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前往青海考察時強調,要有效集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中農鉀鹽公司總經理徐國慶說,為響應國家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號召,公司正努力推進礦權的整合、勘查和外圍采礦權辦理工作。取得大浪灘礦區790平方公里整體礦權后,這里將成為國內第三大鉀資源礦,預計2030年后可實現100萬噸鉀肥產能,實現大浪灘礦區礦產資源化向產業化優勢快速轉變,提高我國鉀肥自給率。
與此同時,在促進國內鉀肥保供方面,中農鉀鹽公司提出了更具體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利用低品位礦、尾鹽礦進行造水養礦和摻兌生產提高鉀肥產量,將更多的鉀肥投放市場;另一方面加強對鉀肥市場的分析研判、推動產供儲銷銜接協調,提高物流和供應鏈效率,有效控制企業運營成本,全力做好國內鉀肥供應。
湛藍的天、雪白的云、翠綠的湖、晶瑩的“鹽花”,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在大浪灘綻放!一幅中農鉀鹽發展的藍圖,也正在這里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