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連日來,福建中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下稱福建中農)農服團隊走進漳州市南靖縣葛山村開展進村入戶農技宣傳、田間地頭技術服務等系列服務,為農戶“把脈問診”,全力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冬季黃瓜到底要怎么施肥呢?”
“冬季黃瓜施肥基本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合理施用有機肥,少施禽糞肥;二是適當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比例,以輕氮中磷高鉀為主;三是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四是施肥與高產栽培結合,合理種植密度等施肥原則。”
農服隊員一到葛山村村部,就看到許多種植戶已經早早來到現場,剛一坐下,種植戶趕緊圍了上來認真詢問,農服隊員向翼及時一一解答。葛山村是東南沿海大棚種植的重點村莊之一,以黃瓜和辣椒種植為主要產業,也是福建中農農服團隊重點服務的區域。葛山村目前種植黃瓜大棚面積超過500畝,已進入豐產期,三天左右采收一次,每次可以采收400斤左右/畝,現在收購價在8一9毛/斤,種植戶經濟效益較為可觀。因此,對黃瓜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此前已經接到種植戶求助信息,因此,福建中農農服團隊就帶著宣傳資料、化肥樣品、儀器設備走進葛山村開展精準助農服務活動。農服隊員不僅到葛山村村部,還到大禮堂、小賣部等人員集中地現場分發農技宣傳資料,介紹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方法,提出科學的水肥管理方案,吸引了大批種植戶駐足聆聽。
在與農戶們面對面交流中,農服隊員耐心解答種植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疑難問題,從病蟲害防治到合理施肥技巧,從溫度濕度調控到植株修剪管理,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產品知識和實踐經驗,為農戶們提供了詳細且實用的指導建議,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提升了農戶們的科學種植水平和信心。
在農服隊員宣講過程中,葛山村的種植大戶韓大叔拉著農服隊員韓志平一定要去自己的大棚看看。
韓大叔現場問韓志平:“過幾天又要降溫了,黃瓜很怕凍害,就會減產甚至絕收,要采取什么措施應對呢?”韓志平說:“黃瓜解決凍害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事項,一是覆蓋增溫,擋風防寒;二是臨時性加溫,如電熱線、電燈泡、火爐等增溫;三是靈活把握施肥技巧,噴施葉面肥;四是淺耕土壤,保溫防寒;五是宜小水輕澆,膜下暗灌;六是多透光曬太陽,適度通風降濕度。”韓大叔對農服團隊提供的幫助和服務非常的認可,還不忘往農服隊員手里塞黃瓜要他們帶去嘗一嘗。
“每次到了村里,看到長勢良好的農作物,看到農戶們在問題得到幫助解決后露出滿意的笑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韓志平笑著說道。
原來韓大叔跟福建中農農服隊員早就結下不解之緣,自己種了十幾畝大棚,早幾年認真聽取農服隊員的建議,對自家大棚進行改造升級,由傳統的人工施肥改為水肥滴灌;由高昂的人工成本降為簡單的滴灌設施操控;由單一的用肥升級為全面系統科學的施肥;由地下根系吸收養分增加到根系葉片、地上地下立體吸收養分;由一季作物三、四次施肥提升為多次施肥減少養分流失。通過水肥設施升級改造,充分達到減肥增效、降本提利、省工省事等系列效果。農服隊員走進韓大叔的黃瓜大棚,了解到他的黃瓜收購價格比周邊的普遍高1-2毛,核算下成本每畝可比其他種植戶增收2000元左右,都為他感到開心。
其實,葛山村還有數十個“韓大叔”,他們長年累月在田間地頭摸爬打滾,想方設法提高種植水平,提升經濟效益,但種植信息的閉塞、科技的日新月異、市場行情的波動變化都讓他們無法有效的做出反應。福建中農農化服務隊根據當地土壤養分狀況、種植作物的需肥特性,提供以“海元寶”、“丸壯”系列顆粒水溶肥、“富島”滴灌肥為主的科學施肥方案,全面增加作物營養。在多個“韓大叔”的見證下,科學合理的水肥管理讓作物長勢良好,抗病能力強,果實品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贏得了“韓大叔”們的廣泛贊譽和好評,
田間地頭“送良方”,農技服務暖人心。多年來,福建中農農服團隊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三農服務,扎根農村,用科學知識和技能不斷擴大農業服務范圍,增強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當好黨和政府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通過信息傳導、三農政策宣傳、科技輔導、測土配方施肥等方式方法讓他們耳目一新,確保全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