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農時緊、任務重。為確保春耕生產有序推進,中農控股提早部署安排,線下線上密切配合,確保優質貨源直供基層。連日來,各地中國農資服務中心組織志愿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春耕春種技術指導,為農民科學種、科學管,為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春管盡顯“科技范”
眼下,山東武城超65萬畝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連日來,中國農資武城服務中心應用各類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配合科學的農技措施,助力小麥豐產豐收。
前不久,武城當地冬小麥經歷了一次大幅降溫,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中國農資APP系統幫農戶找到了問題所在。
“你看這塊區域這個顏色跟其他不一樣,有可能是凍害……”
“把小麥癥狀輸入到中國農資云服務手機小程序后,農戶就能夠獲得系統的解決方案。”
此外,今年中國農資武城服務中心還利用植保無人機等新型農用機械,為麥田實施精準除草、追肥等作業。這些新型農用機械的使用,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實現了對麥田的全方位、高效率管理,為小麥春管工作按下了“加速鍵”。
暖心服務“不打烊”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農技服務的覆蓋面和效率,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農業技術指導。
春耕期間,中國農資平谷服務中心的農服人員行走在田間地頭,一家一戶指導作物生產管理技術。在密云區河南寨鎮紅霞姐的西紅柿大棚里,農服人員查看西紅柿長勢,詢問種植歷史。
由于連年重茬種植,紅霞姐家的大棚根結線蟲發生嚴重,了解情況后,農服人員給出了定制化的營養套餐。“回訪內容都上傳到中國農資APP小程序了,有問題可以隨時詢問”,農服人員通過小程序上傳診斷內容,為農戶提供全天候服務,紅霞姐對中農“紅馬甲”周到的服務贊不絕口。
綠色農資護航春耕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黃瓜主產區,種植戶劉興偉定植7400顆黃瓜苗。為了避免燒苗,劉大哥施肥沒少費功夫,用的比別家都多,但收效甚微。
除了氮磷鉀三種主要營養元素外,黃瓜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多種活性微生物,這些活性微生物對提高黃瓜的抗病能力、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中農控股農服人員現場“把脈”,幫助劉大哥優化施肥方案,在黃瓜壟上施用中國農資聚自然綠色產品,促進黃瓜對營養的吸收,提高土壤肥力。
“使用中國農資聚自然系列產品后,棚里的黃瓜苗齊、健壯、葉片肥厚、莖稈粗壯。種植還得靠科技,中農的土專家有兩下子。”劉大哥滿意地說。